这些“新奇特”艺术品,围观的你也是它的一部分-天天亮点

  • 2023-05-18 11:51:15
  • 来源:极目新闻

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

2023湖北省首届青年美展自5月4日开展以来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观赏。其中,新媒体·实验艺术展区最为博人眼球,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远超常规的呈现方式,让不少观众既感叹“大开眼界”,又心存一些“没看懂”的忐忑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极目新闻记者特别邀请了策展人刘蕾,揭秘这些作品的立意初衷以及内涵表达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观众的你,很可能也是一些作品的组成部分,这一点你可曾想到?

关键词:互动

作品名:生理反应3

作者:郑达

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摄

“郑达的作品,一直在探索人与机器的关系。”刘蕾介绍,这个装置由纸质黑匣子组成,每个匣子自成一个“腔体”,“腔体”内的风扇是发声源,风扇后有一层声音共振的膜。让每个风扇的风通过匣子的背部反弹到空间里,传到参与者的耳膜里。每个匣子吟唱随机,或高或低,或强或弱。风扇的运行来自于两种力量,一个是实时风的数据;另一个是来自机器的算法。人在这样的空间里难以辨识任何信息,只能倚赖听觉被动感受,仿佛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被告诫:嘿,这是机器的地盘。

悬挂的传感器时刻感应并收集现场的声音与气流变化,与纸质黑匣子中的风扇互动。这也意味着,每一位观众都在参与这件作品的实时呈现。

关键词:地域

作品名:画虎、画猫、画凤

作者:唐钰涵

展览主办方供图

“这是地图坐标吗?”不少观众站在这件作品前,会发出这样的疑问。刘蕾介绍,这件作品其实是艺术家在思索,女性社会身份与地域、环境的关联。

艺术家找到75位同年、同月、同日生的女性,并将她们的社会身份做了分组:“虎”代表“户主”,“猫”代表“女儿”,“凤”代表“妻子、儿媳”。分组后,将长沙市作为画布,车作为绘图机器,三组女性住处间的行车连线构成了“版图”绘制的全过程。人作为迁徙动物的一种,迁徙范围与版图呈现出与环境资源的相关性。

关键词:生长

作品名:阈限人

作者:王墨石

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摄

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摄

这件色泽幽深的作品,总能吸引不少人围观。刘蕾介绍,作品中的绿色部分是细小的浮萍,这些浮萍都是真实的、正在生长的植物。随着展览时间的推移,它们也会生长变化。作品将浮萍放置在这片人为的场域,与黑色水体分割出边界,与观赏者共同构成一种具有仪式感的空间。如果你看过这件展品,记得在闭展前再去看一看,你会发现它已经跟你初见时不同了。

关键词:时间

作品名:褪去中的云梦泽

作者:肖般若

展览主办方供图

这件作品一眼看去,人们为以为就是一组湖泊的风景照罢了,但实际上可不是这么简单。

“作者想呈现的是湖北的地理变化。”刘蕾说,湖北曾有云梦泽之称,随着时间推移,从密集的湖泊沼泽之地慢慢变成城市。这件作品使用的是热敏纸打印,纸上的湖泊图像会随着时间一点点褪去,就如时间改变我们的环境一样。

关键词:生命

作品名:植物自治

作者:肖靓

展览主办方供图

绿色的草地上,蘑菇正在生长。屏幕里的影像,则通过艺术的手法,展现蘑菇生长的过程、构造,从全新的视角来拆解这种独特的生物。

刘蕾介绍,蘑菇生长很快,种类繁多,拥有千奇百怪的色彩和形状。艺术家选择用蘑菇来呈现土地与生长,通过线描动画来对蘑菇的生长作一种建筑学的视角呈现,既有强烈的美感,也能与观众产生共鸣。

关键词:人与自然

作品名:七府環屏

作者:褚秉超

展览主办方供图

打造一座山,这可能是所有作品中最特别的一件。刘蕾介绍,2015年,艺术家在甘肃省一个村庄附近,找到一座自然滑坡坍塌的山体,他用自己的审美和对自然的理解,对山体进行了重新整治与修饬,修改山体、栽植苗木……他将这座山命名为“七府環屏”。这是一项长期性的以这座山为载体进行创作的项目,通过“大地艺术”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,以及在大自然面前,人的渺小与人的种种可能。

2023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,汇集了400余名青年艺术家的400件高水平艺术品,共同构成充满魅力的多样化的艺术空间。

本次展览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、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两座展馆同时推出,从5月4日持续到5月25日,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关键词:

Copyright@  2015-2022 亚洲包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豫ICP备20022870号-9   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