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情提示:本文含有《消失的她》剧透内容
(相关资料图)
7月9日,《消失的她》票房突破30亿元大关,闯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20名。对于一部端午档上映、算不上大制作的悬疑剧情片而言,不论是制作方、电影爱好者还是票房预测机构,几乎没人敢在事前作出这样的预测。面对《消失的她》票房大爆,有观众认为主创选题精准,成功理所当然,也有观众觉得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争议背后,是影片“引爆”的社会情绪。
《消失的她》讲了什么?简而言之,这是一个赌徒为了利益与富家女恋爱结婚,因为贪得无厌对配偶动起杀机,得逞之后伪装爱妻人设,最终被妻子闺蜜设计揭穿的故事。对此,有网友将其总结为一场生动的“渣男现形记”,也有人评价称,这是一部实用的“婚前教育片”。从这些总结中,我们不难看出,片方在影片叙事和后期宣发中,处处都在贴近当代网民关注的婚恋、性别等热点话题。在这个过程中,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情绪被充分调动了起来,《消失的她》只是一个话题切入点,使网友可以打着“聊电影”的旗号,直抒自己的胸臆。
其实,以悬疑片的标准审视,《消失的她》讲述的故事并不新鲜,后期撑起故事的几重反转也略显潦草。其翻拍对象《失踪之谜》《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》只能算是中等水平,近年来亦有《看不见的客人》等内核相似的电影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。更不要说,在“致命的亲密关系”这个创作母题上,早在1967年,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悬疑小说名作《长夜》就已珠玉在前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很容易看出:相比于银幕之上呈现的内容,这部电影引发的情绪更多在银幕之外。
不论是观影前还是观影后,很多观众对《消失的她》产生兴趣的原因,都不是电影本身,而是其与社会现实的镜像关系。从发生在泰国的“中国孕妇坠崖案”,到社会新闻板块不时出现的情侣、夫妻互害事件,《消失的她》很容易让人想起现实世界的性别困境,以及那些与亲密关系挂钩的致命风险。尽管电影本身充满戏剧性和悬浮感,有大量夸张成分,但在其聚焦的议题上借机迸发出来的,却是一种真实且强大的集体情绪。
这种集体情绪,夹杂着厌男厌女、恐爱恐婚等各种标签,究其本质,可以将其总结为部分当代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排斥与不信任。这种情绪本身不完全是理性的,甚至有一定极端成分。但是,任何以极端形式表达出来的情绪,其基础都一定是特定群体对某些真实问题的担忧。
在电影和相关社会新闻的评论区,很容易找到各种带有情绪的网民发言。顺着这些网民的发言,像“剥洋葱”一样,一层一层还原其底层逻辑,可以看出,他们并非厌恶亲密关系本身,而是担心亲密关系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,成为功利化的工具,进而使那些带着真心进入亲密关系的“天真”一方无辜受害。纵观近年来的网络风潮,不论是抵制、批判所谓的“恋爱脑”,还是呼吁年轻人谨慎恋爱、谨慎结婚、不要一结婚就生孩子,背后都是这一逻辑。
由于现实世界不时发生亲密关系内部的“互害”事件,很多人面对恋爱与婚姻时,想的都不再是彼此是否相爱,而是对方是不是“图我点什么”。当然,鲜少有人把自己的私心公之于众,表示“我就是图你什么”,但许多人不得不因此建立心防,从利益角度出发,在亲密关系中时刻对可能“占自己便宜”的对方保持防备。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“囚徒困境”——如果恋爱、结婚的双方都是为爱情而来,自然是最理想的情况;倘若双方都有防备与算计,固然谈不上幸福,但也不会有人单方面吃亏;最糟糕的结果,就是一方真心相信爱情,另一方却别有所图,在这种情况下,相信爱情那个人轻则遭受情伤,重则被对方“吃干抹净”。
《消失的她》和那些相关社会新闻所呈现的,是最极端的一种情况——“亲密关系可能杀人”。而在现实中,就算情况没有那么极端,年轻人也时常担心:他和我结婚是不是看上了我家的财产?是不是只想找个能生孩子做家务的工具人?会不会既想要家庭的稳定,又想到外面拈花惹草?
随着这种对亲密关系功利化的担忧不断蔓延,由此而生的集体情绪,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和极端。要抚平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担忧,就必须把他们从“囚徒困境”中解脱出来。先让年轻人在亲密关系中能够感受到安全,他们才能放心地去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东西,最终让爱情回归其原本的样貌。
首先,社会还应给予亲密关系中的双方更有力的保障。不论是双方的婚前财产、发生在关系中的金钱往来,还是家务劳动的价值、保持忠诚的义务,都应得到清晰的界定,从而防止有人借机浑水摸鱼,使亲密关系“为己所用”。其次,那些利用亲密关系作恶的人与现象,还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反映,进而使其暴露在阳光之下,最终无所遁形,不再能偷偷害人。拥有感情,是人类身为“万物之灵长”的幸事,在社会现实与社会观念上,我们都应努力让感情成为人们幸福的源泉,而非恐惧和担忧的制造者。
如今,一部聚焦相关话题的电影,能在本身质量平平的情况下爆红出圈,在一定程度上正说明:这个问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与针对性的解决。文艺作品有理由、有责任读懂文化消费者的集体情绪,回应这些情绪背后的现实议题、现实需求。而在文艺之外,社会也应有所行动,让亲密关系不再“致命”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亚洲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